企業陀螺 - 管理系統篇

企業陀螺 - 管理系統篇

企業陀螺 - 管理系統篇
文|曾俊超協理
 
上回淺談企業三大系統中的專業系統,關乎法人的身體健康度。今天進一步分享三大系統中的管理系統。從企業陀螺隱喻中,管理系統像是陀螺的下半部,關乎(影響)陀螺定位與支撐結構,是影響陀螺運轉不墜的關鍵,關乎法人的心理健康度。
 
陀螺定位點決定:
如從企業目標與策略的設定,分析競爭環境與市場趨勢,並考量自身的強弱項,以提供所處的市場差異化之價值,進而從由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脫穎而出,其商業模式往往是決定立足長短的關鍵。根據筆者觀察,企業大多延續原來成功模式為主,
 
成長策略該是由既有產品或服務,推銷至新的應用客群;或從風險較高的開發全新產品服務開發來滿足既有客群的其他需求;甚者冒更高風險投資全新的事業,投資組合決策考驗著領導團隊群體的智慧與共識。其實策略好壞需要時間驗證,很難在第一時間就能論斷,個人覺得重點不在策略好壞,而在領導團隊「測不準修得到」的能耐與反應靈敏度(優:先知先覺 中:後知後覺 劣:不知不覺),有共識的具體產出至少需包含年度預算損益表,從這決策預算過程(流程)也可判斷一個企業制度化的程度。
 
陀螺支撐結構:
當企業有明確的目標與策略後,考驗企業的執行實踐力,而執行力其實就是企業的管理能力。如何設計企業的組織架構?除了專業水平分工外,上下權責的分配更是關鍵。筆者觀察,許多企業的組織圖往往與實際運作狀況不符,權責不明,主要亂源不在平行單位間的衝突,而在上下關係次序的不明或混淆,最怕主管空有虛名。法人若心有餘而力不足,心與身脫節,就像陀螺結構鬆散,會經不起障礙與碰撞而傾倒。
 
管理的對象是事物與人,但許多主管往往是專業能力受到肯定後,才升任主管並開始學習管理,但結果常常發現少了一個專業人才的戰力外,整個單位的生產力還因這主管而下降,最終還可能失去這位專業人才。我相信沒有主管要會故意把自己搞砸,而是學校教育或是在企業中很少有系統地學習與修練管理能力,似乎當上主管自然就會。每個單位的主管如果管理認知都不一致,或允許這是個人管理風格或天生領導魅力差異,企業沒有標準或依據,自然會容易忽略而不知該從何著墨使力,導致錯誤重複發生,往往等到造成傷害後才驚覺要付出更大代價去修復!
 
管理系統如同陀螺的下半部,決定定位與支撐陀螺,是企業運轉順暢關鍵,隨著企業長大,專業系統必然的擴張與厚植,管理系統也必須適當的調整與補強,但必須同時維持較低的重心(不宜有過多的層級),減少法人心與身脫節的機率。如果管理認知有共識,有所本(有系統可以依循),主管有意識地於日常管理中落實,好的管理文化就自然能建立與傳承,自然提升企業執行力。
 

下期會繼續針對管理的認知再進一步探討與分享。
 

 

回顧上篇:企業陀螺 - 專業系統篇

 

看下一篇:企業陀螺 - 管理系統篇(續)

延伸閱讀

回上一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