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欣企業專訪-黃文福董事長

樹欣企業專訪-黃文福董事長

樹欣企業專訪-黃文福董事長

文|蔡宜珊 2017 12月號

這次我們拜訪到台灣知名的木建材企業,樹欣-黃文福董事長,黃董事長和嘉威是十幾年的鄰居,也是所長扶輪社的多年好友,這次在所長夫人施小姐的帶領下,月刊小組有幸能採訪到董事長,藉由董事長說的故事,帶領我們踏上50年代的時光旅程。

 
千金難買少年貧 成就來自於小時貧窮
 
小時候的黃董家很貧窮,錢就是人生的唯一,俗話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對黃董來說卻是「千金難買少年貧」,他說:「我的一點成就其實來自於貧窮,它的錘鍊讓我有鬥志,有目標與執著」。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黃董自己賺零用錢,放學後賣枝仔冰,撿破銅爛鐵…,有一次認真的存到一元5角,叫了一碗陽春麵,卻因為好奇桌上的醬油滋味,而不小心把整瓶醬油都倒進麵裡,當時內心的糾結至今讓他都無法忘記。
 
 
接觸木業的契機
 
小時候,黃董的表哥在宜蘭太平山做木材相關的工作,常安排卡車從太平山載木材下來羅東,因下山坡度陡,卡車需要停站,讓煞車冷卻休息加水,黃董趁機爬上車削樹皮,拿回家當材燒,當時羅東的經濟活動以木材為主,因而結下不解之緣,小學三年級爸爸把宜蘭祖產賣了,全家遷居台北,想盡辦法開了一家小小的建材行,準備奮力一博。
 
 
用樂觀與努力迎接每一天
 
從封閉的鄉下來到台北,在當時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們的爸爸常跟他們說:「我帶你們離鄉背景,一切就要靠自己了!如果賺不到錢,隨時都要準備回家」,對還年輕的他們來說,壓力很大,家裡為了減少負擔,將每月花500元租來的房子,隔成兩層樓,樓下分租給別人,自己就只需要付150元的房租,全家住在連身子都站不直的閣樓上生活。
想起來以前的生活真的很窮很苦,但是從小就對未來充滿憧憬與希望,黃董常想著,要怎麼樣的努力才會成功,也常警惕自己每天都要努力的過,今天要比昨天好,樂觀迎接每一天。
 
 
每週一朝會必唱的 樹欣之歌:
 
我相信 目標就在前方 
再困難總有一片天空
 
我能夠專注在崗位中 
展現自己價值
 
公司在改變 要挑戰極限 
來創造業界的一片天
 
樹欣的夥伴 
我努力往前為了你而成就每一天
 
 
樹欣企業50年 業界標竿
 
1967年黃董的父親成立樹欣建材行,在母親的鼓勵下,1978年正式交棒給黃董及哥哥二人經營,父親則退居協助的角色,兄弟手足情深,二人個性相當互補,在事業上有共同目標,哥哥擅長公關與採購,黃董則專才財務與銷售管理,樹欣一路平穩發展。
1988年樹欣購入了五股廠房,2000年購入高雄大發廠房,2010年兄弟分家,黃董接掌樹欣企業董事長,更積極轉型為木材專業進口代理商,努力為台灣建築、裝潢、包裝業等,與世界接軌作出奉獻,獨領業界成為標竿。
 
 
人生是一條路 不是一條繩子
 
在人生道路上,要專注自己的夢想及目標,通常道路是一條曲折的路線,在途中適時發現問題,修正問題學會如何轉彎,修行中庸之道,享受每一段經歷,培養獨特觀察力,才有機會找到正確的方向.
 
在傳承上,黃董只給孩子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親身體驗每一階段,在挫折中吸取經驗。我們都了解一只風箏再怎麼飛,被繩子牽住是飛不上萬里晴空,許多本土的企業家像是王永慶、張忠謀、郭台銘也都是50歲才發跡,這就是因為他們在挫折中得到歷練,如果孩子沒有走過這段路,用講的他也無法感受,但只要經歷過,自然就會平穩開創未來。
 
 
給嘉威人的鼓勵
 
「很佩服嘉威擁有現在的組織規模,張所長他有毅力、企圖心、執行力,絕對不是靠運氣得來的,看他一步一腳印走過來,欣賞他的真誠,只講真話、做實事,所以他舉辦一些演講,我可以參加都會盡量去,對我來說也是給自己充電的機會,是良師也是益友。
嘉威對社會的回饋,不遺餘力,這是要花時間跟金錢的,有時間的人,一般都沒錢;有錢人,一般都沒時間;老了有時間、有金錢,但已經沒力氣了,他俱備了三個條件實在不容易,人說:『願意做、甘願做就會做的長久』,嘉威是企業家的楷模,是我學習的榜樣!」
 
 
採訪後記
 
和黃董聊天的這天下午很自在,也很舒服,就跟董事長給人的感覺一樣,聊著聊著,不小心就天黑了,我想這都是因為董事長說的故事好聽,栩栩如生之外,簡單卻有著他豐富的人生哲理,對生命看的很開,隨遇而安。
黃董像兄長,也像父親,很願意給年輕人建議,他提醒我,做任何事除了盡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快樂,這也是他一路走來的處事哲學,他把今日的成就,歸功於小時候的貧窮,對於小時候困苦的生活或人生的挫折,他從不責怪,反而對每件發生都懷抱感恩的心,對生命樂觀的態度是我們從他身上學到最多的事情,感恩董事長的無私分享,給了我們充實與滿足的一天。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