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ÜV SÜD林建秋 台灣區總經理 -凡是盡乎本心

TÜV SÜD林建秋 台灣區總經理 -凡是盡乎本心

 

    TUV SUD,我相信很多人都覺得不陌生,尤其在歐洲,因為在我們生活起居相關的許多產品,像是建築、機場、鐵路、DIY工具、三C產品、ISO品質系統…等,都需透過一個專業檢驗機構做嚴格的審核,通過審核後才能核發認證,這是一種品質安全的保證,讓消費者安心購買產品,至今「TUV SUD」已成為安全可信、可靠和公正的同義詞。

TUV SUD集團的總部在德國慕尼黑,是一個跨足世界的集團,我們邀約採訪的對象是台灣區總經理林建秋先生,讓我們來聽聽他是如何在制度及態度都嚴謹的德國公司中,從一位工程師默默耕耘、努力到今日,並且創下TUV SUD在大中華地區的第一位華人經理人。


盡本分,學的就是你的!

 一開始林總就用謙虛的口吻告訴我們:「一路上走來很多貴人相助,並不是自己有多厲害!」

 談起林總當年如何進入這行業,就要回溯至當年他還在曾經是上市公司的「誠洲電子」上班的那段日子。一開始,林總在誠洲的工作職位是在「IQC」部門,回想那段日子,我另一個同學在「安規課」,每天隔著一個玻璃看他在K原文安規標準,可以學習英文及新知識,於是產生要調去安規課的想法。」林總說。「但是,當時因為年輕不懂事,跟廠長吵架,最後當時的主管徐先生了解後,幫我跟廠長說情,才調到安規部門。」。

 到安規課以後,一開始也不是很懂,邊做邊學,常常都是藉由與人互動中學到的東西,再拿出來與其他人討論,然後,因為別人覺得你懂,就願意跟你再說多一點,自己也就因此學到愈多,靠著這樣的方式,才開啟自己檢驗界的大門。

 後來,離開誠洲電子是因為當初的主管徐先生要出來在台中開安規顧問公司,因為台北有case需要有人處理,於是找我幫忙。我原本預計只要去兩、三個月,沒想到台北的case比台中多,最後,我就留在台北定居工作了。工作多年後,老闆移民,剛好我也想換個環境,很幸運的,在這段工作經歷中認識了TUV SUD的德國主管~雷希克,他得

 知此事後便找我進入TUV SUD,我心裡想反正都是做安規,又可以跟外國人學免費的英文,便一口答應。

 剛到TUV SUD時我的工作職務是工程師,當時我並沒有強烈的企圖心去規劃工作升遷,只是希望盡好自己的本分,或許運氣比較好,公司給我機會當技術部門的主管,然後又提拔為台灣區主管經理,最後升遷為總經理。

 其實一路走來讓我覺得,工作職涯規劃不容易,如果可以規劃得順遂,那你應該是能力很強,可以自己開創事業。但是,我覺得還必需靠一點機運,然而,不論怎麼樣,一定要留意的就是『努力地把事情做好』的態度!能不能讓老闆看到你的努力那是一回事,但是其中學到的東西是你自己的,別人偷不走,或許你會好多年都沒人發現,但是如果有一天,被某個伯樂發現,那麼你的機會就來了!

 

學謙虛,厲害的不是你!

 當初接下TUV SUD台灣區的棒子,老實說也是個機緣,因為我的老闆-雷希克先生要退休,他推薦由我來接手,上層管理者也接受他的建議,而我就這樣接受了這個棒子。談起我的經營角度,我比較著重在公司的獲利能力,當然也一定要有營業額才能獲利,所以我的理念是公司在穩定中成長並追求最大獲利率,如此才能提供同仁好的福利。

 而人才培養方式就是放手讓他們去try,其實有很多人比我還行,在用人的部分,我比較重視態度跟責任感,能力跟技術是可以訓練培養的,但態度你很難用訓練來改變,而只要大家的態度對了,公司一定會成功。

 回想在誠洲上班時,每回去到廠商那裡,公司裡從上到下的人都對我非常禮遇,在回程的路上,我在想:為什麼大家要對我這麼好?是我很厲害嗎?我想想一定不是,而是因為我背後的那個mark(誠洲電子),因為這個體悟,讓我知道不要被表相給矇蔽。基於這個觀點,所以在我們公司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收到來自客戶送的中秋禮盒時,全部都要集中起來,等到中秋前夕再來抽獎,因為我覺得別人給我們禮物,大部份是針對TUV SUD,而不是個人,如果真正是要給我的,是我離開了公司,拿掉了頭銜,別人仍然會給的,那才是真正給我的。
 在TUV SUD二十三年了,已經把它當成自己的公司在經營,並且以公司及同事不受景氣影響為最大的目標,我曾經跟同仁說過:「我沒有辦法給大家大富大貴,但是我的責任是一定要讓大家可以在這裡安身立命!」


優秀人才?「最大公約數」

 雖然是總經理,但是,事實上,我的位子是卡在中間,在總公司與同事間,我必須在框架中靈活處理事務並下決策,這是一個困難的功課。在一個組織中我必須考量的是整體利益,還得適時地調整同仁的心態,給點壓力,不讓他們有半公務人員安逸的想法,公司及同仁才有競爭力、能生存、能成長。所以,必要時也需要霸道。
 在經歷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公司及業界狀況我還算熟悉,而目前要努力的方向是將工作調整出來讓同仁自己處理、承擔,以培養優秀人才。我要的不是能力最強的人,而是要找一個「最大公約數」,可以規劃事務及管理人員,而且大家可以接受他的管理,發揮心胸氣度。因為優秀管理人才以前跟其他同仁是平行的,可能會有磨擦、衝突,如果上位後沒有辦法好好處理人際,導致人才離開,那對公司也是另一種傷害。就像我當初不是公司中能力最好的人,卻是一個最大公約數!


做該做的事,貪該貪的心

 我常聽人們說:「做人不可貪心」,但我覺得人貪心是應該的,只要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有賺錢的機會就要把握,能賺的就應該去賺,因為,這樣你才能在每一次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有能力去幫忙。而人生該拼還是要拼,「努力不一定會有機會,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有機會」,人生有時候除了努力還要靠一點運氣,就像你去等公車,有時才到車站就可以搭上車,而有時車剛走。

 至於臨終那一天世人對我的評價,我會覺得,只要該做的做好,就由大家去評斷,更何況,現在大家可能覺得Bill(編按:林總經理的英文名字)好,也不見得以後還是都很好,看待的角度或時機不同,結果就會不同。人生的標準不是我訂的,評判不在我,人生沒有什麼功德不功德,只有該做不該做,你有能力,做了該做的事,何來功德?而該做的你卻不做,那才不應該!


*採訪後記

 「凡事盡乎本心」是在採訪林總經理時所感受到最大的特質,更特別的是因為公司是外商經營的企業型態,因此,在林總經理身上,除了屬於企業負責人應有的承擔外,他更多了許多如何在德國總公司與台灣公司中取得最佳平衡點的『溝通協調者』角色,在談笑之間,聽他分享許多不同角度的觀點,著實獲益良多,感謝林總經理無私而幽默的分享。



                            

延伸閱讀

回上一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