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威服務轉型的起點 數位發展部門|專訪部門組長:林正賢.李昇安

嘉威服務轉型的起點 數位發展部門|專訪部門組長:林正賢.李昇安

嘉威服務轉型的起點 數位發展部門|專訪部門組長:林正賢.李昇安

2022年3月號

 數位科技的演變與突破,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習慣以及工作模式,嘉威這幾年也一直思考,如何學習並善用科技,提供更便利、精準的服務,優化客戶體驗,同時享受到工作效率提升的效益。

 於是,2018年秋天,點石數位科技應運而生,隨著業務發展與人事遞嬗,逐漸轉變為現今嘉威數位發展部門,由林正賢(以下簡稱正賢)、李昇安(以下簡稱安仔)兩位組長領軍,帶領著部門的技術成長。

 會計師事務所除MIS外,具備RD工程師似乎不是件尋常事。

※MIS工程師管理資訊系統工程師負責管理及維護網路架構、系統資料、系統運作、硬體設備、資訊安全等。

※RD工程師研發工程師,在嘉威主要是研究服務流程、客戶需求,以進行產品設計及系統開發等。

 「希望成為協助嘉威轉型的一份子,在藍圖上盡份心力,這是一種被需要、寄予希望的感覺。」
 「相對於普遍資訊界的制式分工,嘉威是給出方向,如何達成及決定都是自己做主,非常彈性同時也充滿挑戰!」

 就讓我們透過與組長們的訪談,一窺嘉威工程師的樣貌吧!

Q 為什麼會當工程師呢?

正賢:高中畢業之前,本來覺得自己很厲害,不是醫師就是律師,沒想到後來只念個資管系。大學在台北,打工比花蓮好找很多,所以我在整個大學時期打工都沒停過。曾經跑去士林夜市賣T shirt、超商大夜班、餐廳外燴端盤子等,不斷找各種產業嘗試。直到大二時學長介紹了學校資訊中心打工,千筆資料調整論件計酬,為了要提高做事效率,才開始研究Excel。

 Excel只是個開端,讀大學2008、09年,很多企業想做形象網站,我就跟著學長們一起開始撰寫程式,最後發現能靠寫程式打工達到收支平衡,並且能有餘裕去吃燒烤,真的很幸運!

 我們科系裡20%寫程式,80%賣房子或保險,我也去嘗試過非本科系的工作,發現自己其實不適合,而家裡是公務人員世家,家人期望我能夠考取公職,但由於程度不夠,最後也就不執著持續下去了。

 後來當兵,站哨時回想:這一路走來,唯一能掌握的技能,還是只有寫程式啊!

 從此下定決心用學歷把自己補起來,念了碩士班,確定以後投入資訊業。讀書期間參與教授的國科會計畫,也幫一些小型公司寫寫程式,驗證了資訊科技是市場所需要的東西。雖然講難聽點是為了錢,但其實我都親自嘗試過一圈,最終才有這樣的選擇。雖然不如當初的志向想當醫師或律師,但好歹工程師也算是個「師」。

安仔:國高中很喜歡玩電腦,千禧年嘛!填大學志願直覺可以玩電腦,跟資訊工程有關的都填,後來是讀資管。進去才知道是管理學院,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大一非常痛苦,拿到成績單不知道怎麼面對父母。不過最後有個同學帶著我寫程式,搞懂一些數理邏輯,自己也不排斥之下,開始走軟體工程師。

 學校畢業到當兵前這段時間,我曾經在工地幫忙作業一段時間,現場的環境相當混亂且辛苦。才體會到長輩常說的「把書念好,以後少用勞力賺錢」背後的用心,因此擔任軟體工程師的心更加堅定了。

Q 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嘉威?

正賢:我第一份工作在某跨國科技大廠,第二份是與安仔及其他同事合夥創業,失敗後大家鳥獸散。本來打算準備一些履歷資料投外商,想說邊唸個英文,離家近的公司先工作一陣子,因為我住三重,五股騎車十分鐘就到,就跑來面試了。聽著面試官介紹ERP,且商業模式很清楚,而宏尉會計師進來完全也沒問背景,反而分享嘉威的企業文化,加上是自己完全沒嘗試過的領域,於是基於好奇就來上班了!大概經過一個月,打電話給安仔,發現他也還沒去上班,就問他要不也來試著面試看看?

安仔:有一天接到正賢電話,職缺聽起來蠻有前景的,且在查詢事務所相關資料時,發現新聞寫離職率3%,我老婆是會計系畢業,說怎麼可能,是不是少打一個0?所以就想來見識一下。在五股工業區棋盤式道路真的有迷路到,面試對談中可聽出面試官對於未來的目標非常明確,自己評估後也覺得有機會,就決定進來上班了,這就是進來嘉威的起源。

※正賢跟安仔是某跨國科技大廠的同事

Q 既然之前在科技公司,不會想繼續在其他科技龍頭工作?

正賢:我們做了四年,從第二、三年就開始頹廢了。因為大公司專業分工,自己負責的部分很小很專業,想跨出領域老闆其實不會很開心,超過職責的東西是別人在做的,會搶走別人飯碗,算是鬥爭嚴重吧!鬥來鬥去沒什麼人情,在這樣無向心力的情況下,剛好有個契機能去創業,於是我就離開了前公司。

 那是個旅遊App,用旅行網站的退佣金拿去買網路、賺利差,等於App用戶訂到房間後,可以得到中華電信漫遊。前期我們鎖定中國跟日本的旅遊,想都想很美好,做著發現一群人只有會寫程式,沒人懂行銷。我們有請網紅、全聯先生,且老闆自己都跳下去開youtube頻道,結果第一期股東的錢全花光,而第二期增資全被行銷、漫遊服務費用吃掉了,最終因資金不足而倒下。

 我們常與所長開會,他說:「開發軟體打基底的時間比較長,或許你們會花很久的時間去建構,但在嘉威的支持下,絕對不會讓部門倒掉!」嘉威具備成熟的商業模式,還有事務所的夥伴們全力合作,對我來說,這非常難能可貴。

Q 對於工作你們在意的事情?嘉威跟外面有哪裡不同嗎?

正賢:相對於普遍資訊界的制式分工,嘉威是給出方向,如何達成及決定都是自己做主,非常彈性同時也充滿挑戰!像以前寫的程式給客戶用,我們中間隔一層PM,接觸不到使用者,PM或客服很尊重工程師,可能已經接到十幾通客訴才敢告訴我們有問題;但現在進行嘉威服務流程數位化,相關部門可以立馬回饋(打臉)給我們,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助於建構出更好的系統,更貼近大家的需求。

安仔:嘉威數位化是近幾年才開始的,所長常提到要數位科技轉型,我們也很開心能成為協助嘉威轉型的一份子,在藍圖上盡份心力,這是一種被需要、寄予希望的感覺。過往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現在聽取各方面(服務人員、客戶)需求,構思著未來研發出的系統、平台長什麼樣子,心靈層面差異蠻多的。

Q 部門案子的演進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嗎?

正賢:最初ERP與經營績效部門合作,再來是財會委外部門的案子。由於第三方廠商的關係,最後選擇中止案件。而後來數位發展部門,則是以工商流程數位化作為起步,之後會朝向審計業務數位化,最終串聯整體服務。他們(所長、張宏尉會計師)的想像,是如何用這些資料去分析進而決策更加精準,進而協助客戶。

Q 中間有沒有遇到瓶頸呢?

安仔:技術面變得很快,新的技術能不能用在目前專案上面?目前使用的技術是否過時、有沒有漏洞或缺失?就是不停地追逐新技術的腳步。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純資訊出身,工商服務、會計等知識需要額外學習。溝通如果有共同知識背景可能五分鐘就結束,如果沒有共同基礎在,則會大幅增加溝通的成本。還有一個瓶頸是身為管理職,當上組長沒想像簡單,轉捩點在於負責每日會議,要花非常多的時間瞭解組員目前手頭上的事物與進度、分派任務時會不會有牴觸心理導致人想離開。除了內部人員的穩定跟管理,同時也想讓團隊對外有正面的觀感形象。平日白天溝通協調,工作晚上自主加班,持續了兩、三個月,主要是管理人員與自身工作平衡上的壓力,就約了宏尉會計師聊一下。

 他說:「非管理職的心態不要帶到管理職上,無形的產出也要納入KPI,例如減少組員作業時間,效率提升也算你們的,不要只用自己做出有形的東西當績效考核。」心態就比較放下了,原來當初壓力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正賢:這樣我是始作俑者,那段時間決策做完還要把工作做完,很多準備的事情,導致安仔壓力蠻大。加上找人一直都很困難,跟我們有相同背景的人,比較不會只是單純看看104上的職缺就來,所以我跟安仔說,我們一定要先把系統做起來,最後自然可以吸引到人才!另外一個困難點則是雞同鴨講,由於我們所學與事務所在做的事情比較不一樣,時常講到其他部門主管心很累,會叫我們自己先去補足一點會計知識,所以還要麻煩安仔老婆教我們基礎。有了前期的經驗,團隊必須要自發地去補足專案的相關知識,才有現在能與工商部門有效溝通的好結果。

Q 那除此之外,在這裡有沒有印象深刻的事情?

安仔:內部員工人都很好,非常願意分享,這在過往的工作環境中是沒法想像的。以前的工作環境偏個人績效導向,部門之間比較冷漠只有公事,詢問太多事情,還會被認為是不是想搶工作績效。現在詢問任意部門問題時,對方不藏私且樂意分享知識與解決方法,這點跟以往真的差很多。

 另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點石後期轉嘉威數位發展,所長把整個部門拉去約談,他說:「我不在意部門花費,如果你們有人沒有想要繼續下去,我會收掉部門;但只要你們不放棄,嘉威永遠不會放棄你們!」,所長這番理念,在過往職涯中從沒碰過,很touch到點,真的是很厲害的老闆。

正賢:所長熱心公益。像是參加脊髓損傷(愛心園遊會、捐款)、捐救護車啊,真的有在做,老闆願意做公益,還勸我們花個幾%薪水一起投入公益。此外嘉威還有志工假,以前績效制的公司,放假是要扣績效,加班也不想簽加班單,簽了績效就沒了,表定五、六點走,我們七、八點,十二點還大有人在,大家說是一種工作道德。而嘉威希望準時下班,所長一直盯為什麼加班,所以五點半後大家都很準時下班,才讓我知道,原來這才是正常的職場環境。

Q 平常的工作氣氛呢?

正賢:我們連感情都講,歌唱不好聽也會講,部門風氣蠻ok的。以前的工作都是對同事客客氣氣,「上班是同事,下班不認識,假日不出去」。而創業後則是命運共同體,時常日夜顛倒的工作。來到嘉威後生活比較正常,六日也正常,果然生活平衡之後身心就比較穩定了。

Q 數位發展部門培養人的方式?

正賢:以前大廠專業分工很細,創業則是大小細節都要自己兼顧,而現在嘉威是中間值,工程師做工程師的事,行銷交給行銷,不用自己hold。在面試時很多人會說自己做前端或後端,但在我們團隊裡,我會讓組員各方面都要碰到一點,並期望要到產業基準值之上,所以採用一條龍式教學,之後再依據個性喜好專注在某個他較為感興趣的環節上。比方晏淇擅長UX設計,不代表他前端不會寫;暐軒也是一樣,雖然寫前端,但我們會連同後端技術都教,我的想法是要廣泛的認識技術,培養對資訊科技的sense,先養成通才再做專才。

Q 身為組長,覺得組員們各自有什麼特長或優點?

正賢:暐軒好處是很耐得住,他不會把「煩」掛在嘴上,目前我們的做法就是,盡量把我們知道的教給他,學會之後再看看未來要專注於哪個方向深耕。晏淇則是頭腦很聰明,有次我想說測試他A、B、C哪個方案好,結果她挑了D方案,因為她查過A、B、C各自優缺點,想出了D方案。

安仔:暐軒很有責任跟同理心,不會去聲張自己做了什麼,我們經常跟他說,這要是在外面會吃虧喔!不懂包裝自己,很容易KPI比別人低,不能把嘉威的工作環境當常態,外面是非常險惡的,做什麼就把它表現出來。晏淇有耐心跟細心,對我們來說撿到寶一樣,我們面試過很多非本科系,去上過資策會就覺得自己非常行了,但晏淇是很謙虛。她的話,我們會繼續培養她的膽量,個性外放一點就會更好。

Q 最後來談談部門規劃跟今後目標吧!

正賢:第一,讓嘉威服務流程數位化的速度變快一點,讓整體服務更有效率、更方便;第二,數位化的範疇有很多,甚至有機會可以做到賣系統服務等。我個人目前是想要先完整地做完嘉威的數位化,以我們的能力串起來,將內部多個分散零星的系統整合起來。所長、宏尉會計師看中資訊,自己養RD,公司能有的機會,我覺得我應該要好好地做。

安仔:以前的成就感來自新技術獲取,現在來自使用者回饋,系統有無實質上的幫助、對同事或客戶有沒有幫助?其實產品會不會成功,我們不敢打包票,但一定會盡我們最大努力!

延伸閱讀

回上一頁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