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 Certified B Corp & CSR

ESG & Certified B Corp & CSR

ESG & Certified B Corp & CSR

張宏尉 會計師 2022年3月號

 對台灣中小企業主來說,最近好像開始出現很多必須了解的英文字,從CSR(企業社會責任),到如果是我們客戶基本上會認識到的Certified B Corp (B型企業認證),到近一兩年來名聲大躁的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個字的縮寫)。

 以上三個英文字,一般會概括的被理解為「公益慈善」,有在執行的公司就會被歸納為「做公益的公司」。這樣的理解其實沒有錯,畢竟如果一間公司有心在獲利的時候,拿一部份出來幫助社會,也實屬難能可貴,不過如果只是如此,那台灣做公益這件事早就世界有名,到底ESG跟B型企業最近是在紅什麼意思的?

 企業社會責任(CSR),就像是一個比較大的範圍,告訴企業要經營得好,必須俱備一定的社會責任,既然用到了「責任」兩字,就比較像是一般大眾對於一間企業的期待,包括企業形象、對員工及社會環境的承諾等等,當然,雖然是用「責任」二字,但並不是強制要求,所以也逐漸演化成為,那我行有餘力的時候再多少做一點,反正不要違法就好,於是可以看到就算是上市櫃公司被金管會規定必須出具CSR報告的企業,也很少是針對企業的核心能力去設計CSR的方式,大部份也比較像是「行有餘力」的做法,這沒有不好,只是有一點可惜。

 B型企業認證(Certified B Corp)則是另一個在CSR的大框架下,產生的具體衡量標準,分為公司治理、員工、社區、環境及影響力商業模式等五個面向,每一個面向都有實際的問題,一問一答,也會根據你回答的答案有不同的給分,並提供國際上其他企業的實際做法與比較,很適合快速了解自己公司的實際情況,也是我很推薦的作法,他的線上量表B Impact Assessment(BIA)大家可以善用,能夠通過認證當然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是就算還沒有到及格的80分,仍然可以充份了解自己跟世界上其他同質性公司的的實際差異,也是一件好事。

 再來是ESG,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的縮寫,看到這裡應該覺得真的很熟悉了吧,ESG相較於CSR更直接,就是針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三大面向下,企業可以更具體去思考怎麼做,環境面,包括了公司的能源使用、廢棄物處理及一間公司如何管理環境風險等等;社會面就包括了企業與社會的關係,包括供應商關係、與公司營業所在地的社區關係以及員工關係等等;公司治理面大家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包括財務資訊的透明程度、會計原則的正確及適法性、董事之間的利益衝突關係等等。世界上有很多針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各面向作法的建議與衡量標準,也有很多顧問或是服務公司可以提供建議。

 其實不論是CSR、Certified B Corp、ESG的核心觀念,無非是要提醒企業經營者除了在意自己及股東有沒有賺錢之外,為了永續經營,更要注意所謂的利害關係人,關心你的員工、你的社區、你的環境、你的供應商,只要能夠往利害關係人的共同利益更靠近一點,不管是為了規避風險、回饋社會,還是更重要的永續經營,都很值得經營者多去了解,嘉威張威珍所長對企業家演講的時候常常說一句話:「不要窮得只剩下錢」,當我們經營的企業已穩定發展,生活無虞的同時,是時候把公司經營的焦點再放大一點點,看一下身邊跟著你的人,看一下你所在的社會環境,然後問自己一句,我能夠做些什麼,共勉之。

延伸閱讀

回上一頁

推薦文章